台灣缺乏金屬原料,大部分的金屬原料來自進口或廢料回收。開採金屬礦會對生態環境與景觀造成破壞,冶煉金屬也要消耗相當的能源和資源,並產生水和空氣的污染物。常用的金屬容器為鐵與鋁罐,他們分別是由鍍錫鐵皮和鋁皮製成。
把鐵罐和鋁罐分開是回收的第一步。鐵罐通常較硬,而且有接縫,可以很容易就辨識出來。回收的鐵、鋁會在回收站被壓縮成塊,然後分別送到鍊鋼廠或熔鋁廠再製成鋼鐵或鋁錠,而完成鐵、鋁罐的生命循環。用回收的鋁罐來製鋁,比用鋁礬土能減少82%的能源消耗、85%的空氣污染、80%水污染與90%的廢棄物。用回收的鐵罐來煉鐵比用鐵礦能減少52%的能源、68%的空氣污染、72%的水污染與95%的廢棄物。